精诚申衡榜上有名 - 2020-2022年中介机构IPO过会项目量排名(券商、会所、律所)
2023-02-17
图片

图片

《2022年中国A股市场IPO白皮书》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试点注册制,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开始采用注册制。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在中国证券市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2021年9月3日,北交所成立并同步试点注册制,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写入2022年经济工作安排,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在加速推进。[1]IPO注册制下科创板企业的审核程序分为“上交所审核”与“证监会注册”两个环节。发行上市的审核主体由证监会转变为交易所,交易所审核机构通过发放审核问询函的方式,督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提高招股说明书的信息披露质量,证监会的主要职责为负责股票的注册发行以及对上交所的审核工作进行监督,并以“发行注册反馈意见落实函”的形式通过上交所在最终注册环节提出问询问题,以履行政府监督的职能。通过实施IPO审核问询,显著提高了上市审核效率,推动了注册制板块实现有序扩容。据公众号“大象IPO”统计:近三年IPO审核情况,过会企业数量先降后升。2020年是IPO的大年,过会企业数量创新高,达到657家;2021年IPO审核趋严,过会数下降,有443家;2022年IPO市场明显回暖,过会数量增多,有526家。2020年-2022年共有1700家企业首发上会(暂缓表决后二次上会以最终结果计算),其中通过1626家,被否65家,9家暂缓表决,三年IPO通过率为95.65%。三年内有41家企业曾在上会前夕取消审核。[2]这次的注册制改革将会进一步我国经济发展,实现稳增长、保预期之目标。
吴秋生,苗玲玲,郭飞[1]等学者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OLS回归模型的构建得出注册实施对IPO审计费用起到负向作用,而晓红,石志远,邬瑜骏通过工具变量 2SLS 回归得出问询强度越高、审计费用越高之结论,审计收费的降低也同样意味着IPO法律机构的收费降低,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审计与法律类专业服务人员所面临的将是一个更加内卷的市场,上市企业不仅要求服务人员更加专业,也要求价格参照市场价格。据公众号“大象IPO”统计:2020年-2022年,有111家律师事务所担任了上会企业的IPO法律机构,其中,精诚申衡申报的两个项目均成功过会,作为专业服务机构通过率100%,远超行业最低50%。
未来,精诚申衡也会紧跟IPO注册改革制之步伐,不仅市场价格会紧随市场经济,牢牢遵守行业指导价格,而且在专业程度上会更加专业,不会因问询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水平。

图片

[1] 参见于晓红,石志远,邬瑜骏.注册制下IPO审核问询、信息披露改善与审计收费[J].审计研究,2022,No.230(06):80-93.

[1] 详见

https://mp.weixin.qq.com/s/HVLAWGmUVMhWmrMtlpXA4g,2023年2月17日访问。

[1] 吴秋生,苗玲玲,郭飞.注册制实施、所有权性质与公司IPO审计费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1,No.269(10):35-43+3.DOI:10.16292/j.cnki.issn1009-6345.2021.10.009.

图片